毒力(virulence)和傳染性(infectivity)的區別

毒力和傳染性定義了傳染病病原體的不同特徵。傳染性是指傳染源從病人傳給易感健康人並引起疾病的能力。毒力決定了感染者的病情有多嚴重。毒力和傳染性不相關-傳染源可能具有高傳染性,同時具有低毒性(如引起感冒的病毒),或高毒性和低傳染性(如埃博拉)。...

毒力和傳染性定義了傳染病病原體的不同特徵。傳染性是指傳染源從病人傳給易感健康人並引起疾病的能力。毒力決定了感染者的病情有多嚴重。毒力和傳染性不相關-傳染源可能具有高傳染性,同時具有低毒性(如引起感冒的病毒),或高毒性和低傳染性(如埃博拉)。

什麼是毒力(virulence)?

毒力是由傳染源(細菌、病毒、真菌、原生動物)引起的疾病嚴重程度的度量。儘管宿主有抵抗機制,但毒力的程度與傳染源導致疾病的能力直接相關。它受到不同變數的影響,例如傳染源的數量、它們進入宿主體內的方式、宿主保護的特**和非特**機制以及病原體的毒力因子。毒力可以透過實驗測定,例如,引起動物疾病或病變所需的細菌數量。計算50%受試動物的致死劑量(LD50)和50%受試動物的致病癥狀劑量(ED50)有助於比較不同病原體的相對毒力。

毒力因子是傳染源的產物,在它們的作用下傳染過程得以發展。毒性因子的例子有毒素、抑制吞噬作用的錶面蛋白和與宿主細胞結合的錶面受體。大多數病原體都產生了特定的毒力因子,使它們能夠在宿主或載體中繁殖,而不會被宿主的免疫系統殺死。許多毒力因子僅由特定的微生物菌株產生。例如,只有某些菌株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分泌腸毒素引起腹瀉。毒力因子永遠不應該獨立於宿主保護來考慮。該病的臨床程序往往取決於毒力因子與宿主反應的相互作用。當病原體的毒力和宿主的抵抗力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時,感染就開始了。

什麼是傳染性(infectivity)?

為了保證物種的生存,傳染源需要不斷地向新的宿主傳播。傳染源(細菌、病毒、真菌、原生動物)從病人傳給易感健康人並引起疾病的能力稱為傳染性。病原體的傳染性不同於它的可傳播性,它只描述了從一個宿主到另一個宿主的傳播能力,與致病能力無關。

傳染性代表了病原體的水平傳播能力,即在非親子宿主之間的傳播潛力。它是透過所謂的“發病率”來定量測量的。它可以透過發生感染的個體和所有暴露於傳染源的易感個體的比例來計算。病原體的傳染性不僅取決於其特性,還取決於不同的外部因素。當一種病原體被傳染給一個新的宿主時,一種疾病可能會發展,也可能不會發展,這取決於不同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感染劑量和宿主的易感性。

毒力與傳染性的區別

定義

毒力:毒力是衡量傳染源引起的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

傳染性:傳染性是指傳染源從病人傳給易感健康人並引起疾病的能力。

決心

毒力:不同病原體的毒力可根據50%受試動物的致死劑量(LD50)和50%受試動物的致病癥狀劑量(ED50)進行評估。

感染力:感染力是透過感染者和所有易感者接觸傳染源的比例來定量測量的。

重要性

毒力:毒力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

傳染性:傳染性決定有多少新的宿主將被感染。

毒力(virulence) vs. 傳染性:對照表(infectivity: comparison chart)

總結

  • 毒力和傳染性定義了傳染病病原體的不同特徵。
  • 傳染性是指傳染源從病人傳給易感健康人並引起疾病的能力。
  • 毒力是衡量由傳染源引起的疾病嚴重程度的一種方法。
  • 毒力和傳染性不相關-傳染源可能具有高傳染性,同時具有低毒性(如引起感冒的病毒),或高毒性和低傳染性(如埃博拉)。
  • 不同病原體的毒力可根據50%受試動物的致死劑量(LD50)和50%受試動物的致病癥狀劑量(ED50)進行評估。
  • 感染性是透過感染者和所有易感者暴露於傳染源的比例來定量測量的。
  • 毒力決定了疾病的嚴重程度,而傳染性決定了有多少新的宿主將被感染。
  • 發表於 2021-06-26 20:56
  • 閱讀 ( 20 )
  • 分類:健康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有毒的(virulent)和溫和噬菌體(temperate phage)的區別

毒力噬菌體與溫帶噬菌體的關鍵區別在於,在每個感染週期中,毒力噬菌體都會殺死細菌,因為它們僅透過溶解迴圈複製,而溫帶噬菌體在感染後不會立即殺死細菌,因為它們使用溶解迴圈和溶酶學迴圈複製。 噬菌體或噬菌...

  • 發佈於 2020-09-16 23:41
  • 閲讀 ( 41 )

基本的(basic)和有效再生產數(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的區別

...是指在有某種免疫或某些干預措施的情況下的生殖數。 傳染病很容易在人群中傳播。有些疾病是流行的,有些是流行的。流行病是一種傳染病的區域性爆發,而大流行是一種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生殖數是一種常用來反...

  • 發佈於 2020-10-01 16:19
  • 閲讀 ( 44 )

傳染性(communicable)和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的區別

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的主要區別在於,傳染病是指透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疾病。另一方面,非傳染性疾病是一組慢性進展緩慢的疾病,不會在接觸時從受感染者傳播到未受感染者。 Communicable diseases were the main k...

  • 發佈於 2020-10-18 14:53
  • 閲讀 ( 54 )

潛伏的(latent)和持續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的區別

...胞外出現病毒的時間。當病毒在宿主體內持續複製並保持傳染性時,稱為持續**毒感染。因此,這兩個階段病毒感染的關鍵區別在於,臨床特徵只出現在持續階段,而不是潛伏期。 目錄 1.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隱**毒感染 3. ...

  • 發佈於 2020-10-20 01:11
  • 閲讀 ( 99 )

殖民地化(colonization)和感染(infection)的區別

...增殖以及宿主對特定感染因子或毒素的集體反應。傳染病和傳染性疾病是傳染病的別稱。像人類這樣的宿主可以利用其先天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來克服感染。先天免疫系統由樹突狀細胞、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巨噬細胞...

  • 發佈於 2020-10-20 04:42
  • 閲讀 ( 92 )

病毒(virus)和病毒離子(virion)的區別

...RNA或DNA組成的核心組成。衣殼和核心分別為病毒提供特**和傳染性。在某些病毒粒子的外部形成一層脂肪膜,從而使衣殼進一步發育。因此,當病毒離子暴露在諸如氯仿和乙醚這樣的脂肪溶劑中時,病毒離子就會失去活性。病毒...

  • 發佈於 2020-10-20 11:03
  • 閲讀 ( 53 )

朊病毒(prions)和類病毒(viroids)的區別

...粒在植物、動物和其他有機體中引起疾病。有不同型別的傳染源,如細菌、真菌、原生動物、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等。類病毒和朊病毒是表現為類似病毒顆粒的小型感染性微粒。然而,這兩種型別在結構上都不同於典型的病毒...

  • 發佈於 2020-10-24 04:08
  • 閲讀 ( 48 )

烏煙瘴氣理論(miasmatic theory)和傳染病(contagionism)的區別

...人與人之間傳染的接觸或接觸。 關於傳染病的傳播模式和傳播,毒氣理論和傳染病理論是兩大理論。這兩種理論都討論了傳染病的傳播。 目錄 1.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烏煙瘴氣理論 3. 什麼是傳染病 4. 烏煙瘴氣理論與傳染...

  • 發佈於 2020-11-02 16:02
  • 閲讀 ( 47 )

毒力(virulence)和致病性(pathogenicity)的區別

毒力與致病性的關鍵區別在於,毒力是指生物體致病的致病程度,而致病性是指生物體致病的能力。 病原體是一種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因此,病原菌對動植物、昆蟲等都有致病作用,宿主和病原菌必須相互接觸,才能使疾...

  • 發佈於 2020-11-03 19:05
  • 閲讀 ( 32 )

流行病(epidemic)和大流行(pandemic)的區別

...性並迅速蔓延。被這種疾病感染或死亡的人數與傳播速度和傳播距離沒有多大關係,因此一種只造成幾千人死亡的疾病仍然可以被視為大流行。 總而言之,流行病是一種在人群中傳播速度比預期更快的疾病。預期的感染率取決...

  • 發佈於 2021-06-22 10:19
  • 閲讀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