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和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區別

紮根理論和現象學是社會科學中使用的兩種方法,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差異。紮根理論和現象學都是社會科學中使用的方法論。紮根理論是指許多研究者使用的一種方法。另一方面,現象學不僅是一種方法論,而且是一種關注人的主觀現實及其解釋的哲學。透過這篇文章,我們來考察紮根理論與現象學的區別。...

紮根理論與現象學

紮根理論和現象學是社會科學中使用的兩種方法,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差異。紮根理論和現象學都是社會科學中使用的方**。紮根理論是指許多研究者使用的一種方法。另一方面,現象學不僅是一種方**,而且是一種關注人的主觀現實及其解釋的哲學。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來考察紮根理論與現象學的區別。

什麼是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

紮根理論是由巴尼·格拉澤和安斯勒姆·施特勞斯提出的一種方**。這一理論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從數據中產生的。在許多研究方法中,研究者創造了一個研究問題,並以一個流行的理論框架進行研究。然而,在紮根理論中,情況並非如此。研究人員以開放的心態進入這一領域,並允許數據指導他。一旦收集到數據,他就會識別數據中的模式。研究人員需要發展理論敏感性來理解數據中的變量、關係。一旦這些被識別出來,研究人員就可以創建代碼、概念和類別。新理論的基礎在於這些範疇。

接地理論中的採樣與傳統的採樣方法稍有不同。與大多數情況下研究者有一個特定的樣本不同,在紮根理論中,情況並非如此。研究人員從一個樣本開始,試圖收集信息。一旦他意識到他已經收集了所有的數據,並且樣本中不存在新的數據,他就會轉向一個新的樣本。這種不存在新數據的意識被稱為理論飽和。

在紮根理論中,編碼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研究人員從事開放編碼。在這一階段,他只是識別出各種各樣的數據並試圖去理解它。然後他繼續軸向編碼。在這一階段,研究人員試圖將代碼相互關聯。他甚至可以嘗試尋找關係。最後,他從事選擇性編碼。至此,研究者對數據有了深刻的理解。他試圖把所有的數據與一個核心元素或現象聯繫起來,這樣數據就可以把一個故事聯繫起來。在撰寫關於研究結果的最終報告之前,研究人員會**理論備忘錄,以便記錄重要信息。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和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區別

巴尼·格拉澤——紮根理論之父

什麼是現象學(phenomenology)?

現象學既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研究方法。正如紮根理論一樣,現象學能夠影響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科學,這是由阿爾弗雷德·舒茨、彼得·伯格和盧克曼發展起來的。舒茨通過現象學指出,意義是由社會中的個體產生和維持的。他還認為,應該分析那些理所當然的日常現實。

舒茨認為,人類並不是以客觀的方式去理解周圍的世界。世界是由有意義的對象和關係組成的。理解這個世界的現實,就是理解人們體驗世界的結構的意義。因此,現象學關注於理解人們對世界的主觀意義。

阿爾弗雷德·舒茨——現象學之父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和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區別

紮根理論和現象學的定義:

紮根理論:紮根理論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理論從數據中產生。

現象學:現象學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用來理解人類主觀經驗的方**。

紮根理論與現象學的特點:

用法:

紮根理論:用紮根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

現象學:現象學是用來理解生活經驗的。

研究方法:

紮根理論:紮根理論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

現象學:現象學也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

方法:

紮根理論:紮根理論可以使用多種方法收集數據。

現象學:現象學主要使用訪談。

 

Image Courtesy:

1.”Glasr75” by Thulesius at en.********* – Transferred from en.********* by Ronhjone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

  • 發表於 2020-10-21 10:23
  • 閱讀 ( 54 )
  • 分類:教育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混合理論(blending theory)和孟德爾遺傳理論(mendelian inheritance theory)的區別

混合理論與孟德爾遺傳理論的主要區別在於,混合理論認為親本性狀的混合在後代中產生一個獨立的平均性狀,而孟德爾遺傳理論則解釋了從親本獲得的性狀具有完全顯性。 遺傳學在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發佈於 2020-10-14 19:39
  • 閲讀 ( 76 )

分子軌道理論(molecular orbital theory)和雜交理論(hybridization theory)的區別

分子軌道理論和雜化理論的主要區別在於分子軌道理論描述了成鍵軌道和反鍵軌道的形成,而雜交理論描述了雜化軌道的形成。 有不同的理論發展來確定分子的電子結構和軌道結構。VSEPR理論、Lewis理論、價鍵理論、雜化理論...

  • 發佈於 2020-10-15 22:50
  • 閲讀 ( 83 )

電磁波理論(electromagnetic wave theory)和普朗克量子理論(planck’s quantum theory)的區別

電磁波理論與普朗克量子理論的主要區別在於,電磁波理論不能解釋黑體輻射現象和光電效應,而普朗克量子理論只解釋黑體輻射現象和光電效應。 如果我們加熱一種物質(熔點很高),它首先變成紅色,然後變成黃色,然...

  • 發佈於 2020-10-22 04:26
  • 閲讀 ( 85 )

理論(theory)和原理(principle)的區別

理論與原則的關鍵區別在於,理論是一種科學可信的解釋現象的一般原則,而原則是基本真理、規則或法律。 由此可見,理論與原則是兩個相互關聯的詞。因此,必須指出,理論源於原則。這是因為一個理論源於一個可以透...

  • 發佈於 2020-10-22 04:52
  • 閲讀 ( 64 )

案例研究(case study)和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區別

...定性研究方法。現在讓我們轉到現象學。 什麼是現象學(phenomenology)? 與個案研究不同,現象學既是一種方**,也是一種哲學方法。它對各種社會科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它能夠影響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哲學趨勢。現象學主要...

  • 發佈於 2020-10-22 08:02
  • 閲讀 ( 34 )

正規化(paradigm)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正規化與理論 正規化與理論的關鍵區別在於,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對現象的解釋,而正規化則充當了理論或哲學框架的角色。本文試圖進一步解釋這兩個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因為正規化和理論是所有科學中的重要概念,...

  • 發佈於 2020-10-22 23:42
  • 閲讀 ( 67 )

歸納的(inductive)和演繹研究(deductive research)的區別

...研究中,採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 格拉澤和施特勞斯的紮根理論可以看作是歸納法研究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主要是因為,在紮根理論中,重點是透過迴圈過程創造新知識。一個踏入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有一個開放的頭腦,沒...

  • 發佈於 2020-10-23 12:38
  • 閲讀 ( 65 )

哲學(philosophy)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哲學(philosophy)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哲學和理論是我們在學術領域經常遇到的兩個術語。哲學基本上是研究知識、現實和存在的基本性質。理論是用來解釋某事的一種假設或思想體系。這就是哲學和理論的關鍵區別。 什麼是哲...

  • 發佈於 2020-10-24 11:06
  • 閲讀 ( 80 )

意識形態(ideology)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意識形態與理論 意識形態和理論有什麼區別?簡單地說,意識形態可以被認為是人們在一個社會中所堅持的一種思維方式或一套觀念。理論,另一方面,是一個概括的想法或結論的東西,是一個分析的結果。意識形態沒有被...

  • 發佈於 2020-10-24 12:36
  • 閲讀 ( 54 )

模型(model)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模型(model)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模型和理論必須被理解為理解現象所用的兩種形式,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中,各種模型和理論被用來理解現象。這可能與社會、個人、人腦、植物生命等...

  • 發佈於 2020-10-24 15:50
  • 閲讀 ( 79 )
lge38006
lge38006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