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和內生菌(endophyte)的區別

共生是兩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們彼此緊密地生活在一起。共生有三種主要型別,即共生、共生和寄生。在互利共生中,兩個有機體都因這種關係而受益。內共生菌和內生菌是兩種相互作用的生物。內共生體是一種生物,它生活在另一個有機體的身體或細胞內,相互作用。內生菌是一種有機體,通常是細菌或真菌,在植物細胞內相互作用。這是內共生菌和內生菌的主要區別。內生菌本身就是一種內共生體。...

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和內生菌(endophyte)的區別

共生是兩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們彼此緊密地生活在一起。共生有三種主要類型,即共生、共生和寄生。在互利共生中,兩個有機體都因這種關係而受益。內共生菌和內生菌是兩種相互作用的生物。內共生體是一種生物,它生活在另一個有機體的身體或細胞內,相互作用。內生菌是一種有機體,通常是細菌或真菌,在植物細胞內相互作用。這是內共生菌和內生菌的主要區別。內生菌本身就是一種內共生體。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內共生體
3.什麼是內生菌
4. 內共生菌與內生菌的相似性
5. 並列比較-內共生菌與內生菌的表格形式
6. 摘要

什麼是內共生體(an endosymbiont)?

內共生體是指生活在另一個有機體的身體或細胞內的任何有機體,對雙方都有好處。內共生菌的最好例子是生長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根瘤菌在生長豆科植物根細胞的同時,將大氣中的氮固定到硝酸鹽中。這些硝酸鹽被宿主植物利用。內共生相互作用的另一個例子是生活在造礁珊瑚體內的單細胞藻類。白蟻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是另一種內共生的相互作用。

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和內生菌(endophyte)的區別

圖01:線粒體與葉綠體的內共生

大多數內共生體與寄主生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沒有宿主,它們就不能生存。但有些內共生體不表現出專性內共生。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真核細胞中的兩種細胞器,它們是細菌內共生體。

什麼是內生菌(an endophyte)?

內生菌是一種生活在活的植物細胞之間的有機體。內生菌通常是細菌或真菌。它們生活在植物細胞內,至少在生命週期的一部分時間內是這樣。它們不會引起植物疾病。相反,它們在很多方面幫助植物。也就是說,內生菌可以定義為與植物相互作用的內共生體。內生真菌幫助植物生長、獲取養分、耐受乾旱、抗蟲害、面對植物病原菌等非生物脅迫。

1809年,德國植物學家弗里德里希首次發現內生真菌。他們在幾乎所有研究過的植物物種中都發現了。內生細菌和真菌有多種類型。與其他植物共生生長的真菌被稱為菌根真菌。這些菌根真菌從寄主植物獲得碳,同時支持宿主植物獲取磷和氮。因此菌根真菌在農業上具有重要意義。它們增加了作物的營養和支持更快的生長。它們幫助植物耐受環境條件和致病性攻擊。所有這些功能都是由內生菌產生的一系列化學物質完成的。

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和內生菌(endophyte)的區別

圖02:顯微鏡下的內生真菌-菌根真菌

內生真菌通過垂直傳播或水平傳播在植物之間傳播。垂直傳播發生在父母和後代之間。水平傳播通過真菌的有性和無性繁殖發生。內生真菌通過水平傳播進入植物種群或植物群落。

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和內生菌(endophyte)的共同點

  • 內共生菌和內生菌生活在活細胞或生物體內。
  • 內共生菌和內生菌與宿主生物相互作用而不傷害宿主。
  • 兩者都得益於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內共生體(endosymbiont)和內生菌(endophyte)的區別

內共生菌與內生菌
內共生體是生活在活細胞或生物體內的有機體。 內生菌是植物細胞內的一種內共生菌。
價值
內共生體可以與任何類型的生命有機體相互作用。 內生真菌只生活在植物細胞內。

總結 - 內共生體(endosymbiont) vs. 內生菌(endophyte)

在互惠主義中,兩個物種都是受益的,並且為了生存相互依賴。內共生體是生活在活細胞或活生物體內的共生有機體,互利互惠。大多數內共生體相互聯繫緊密。內生菌是植物細胞內的一種內共生菌。內共生菌與內生菌的主要區別在於,內共生菌是一種生活在任何類型的活細胞或生物體內的有機體,而內生菌是隻生活在植物細胞內的內共生體。

下載內共生菌vs內生菌pdf版本

你可以下載這篇文章的PDF版本,並根據引文註釋離線使用。請在這裡下載PDF版本的內共生菌和內生菌的區別。

引用

1.“內共生體”,維基百科。維基媒體基金會,2017年6月6日。網狀物。這裡有。2017年7月3日。2.“內共生”,動物科學。哥倫比亞百科全書,n.d.網絡。這裡有。2017年7月3日。“內生菌和植物-無限開放教科書。”無限。無邊,2016年5月26日。網狀物。這裡有。2017年7月3日。
2.“內共生”,動物科學。哥倫比亞百科全書,n.d.網絡。
三。“內生菌和植物-無限開放教科書。”無限。無邊,2016年5月26日。網狀物。

  • 發表於 2020-10-24 09:28
  • 閱讀 ( 52 )
  • 分類:科學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外生的(exogenous)和內生芽(endogenous budding)的區別

...個開口從中心腔出來,成為獨立的個體。 外生的(exogenous)和內生芽(endogenous budding)的共同點 外源性和內源性芽胞是生物體內兩種萌芽形式。 它們是無性繁殖的型別。 此外,從這兩種形式發育的後代與母本完全相同。 同時,兩...

  • 發佈於 2020-09-25 02:10
  • 閲讀 ( 51 )

變形蟲(amoeba)和內阿米巴(entamoeba)的區別

...在爬行動物身上的寄生蟲。大多數內阿米巴可以被認為是共生體,因為它們不會在宿主中引起疾病。大腸內阿米巴和dispar內阿米巴是兩個常見的例子。 圖02:內阿米巴 組織性內阿米巴引起的一種主要感染是阿米巴病。它是無症...

  • 發佈於 2020-10-02 18:25
  • 閲讀 ( 46 )

分生孢子(conidiophore)和孢子囊(sporangiophore)的區別

...和孢子囊團的主要區別在於,分生孢子是子囊菌真菌的氣生菌絲體,子囊菌真菌的氣生菌絲體帶有無性孢子,稱為孢子囊孢子,而孢子囊團是合子菌真菌的氣生菌絲體,其上生有無性孢子,稱為孢子囊孢子。 真菌是自然界中絲...

  • 發佈於 2020-10-06 02:56
  • 閲讀 ( 38 )

同源轉基因(cisgenesis)和內生(intragenesis)的區別

直生和內生的關鍵區別在於,在順生中,基因是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引入的,並且基因有其固有的啟動子、內含子和終止子序列;而在內生中,可以利用具有相同性相容基因庫的其他植物的遺傳元素來設計基因。 轉基因...

  • 發佈於 2020-10-07 23:45
  • 閲讀 ( 49 )

內共生(endosymbiosis)和共生(symbiosis)的區別

內共生與共生的關鍵區別在於,內共生是一種描述線粒體和葉綠體如何進入真核細胞的理論,而共生是兩種不同生物之間長期存在的相互作用。 生態系統中的有機體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共生是兩個不同物種共同生活的相...

  • 發佈於 2020-10-15 21:05
  • 閲讀 ( 49 )

地衣(lichen)和菌根(mycorrhizae)的區別

...鍵區別在於,地衣是一種存在於藻類/藍藻和真菌之間的共生關係,而菌根是一種發生在高等植物根系和真菌之間的共生組合。 共生是兩種不同生物之間發生的三種共生關係之一。與其他兩種型別不同的是,互惠互利對協會中的...

  • 發佈於 2020-10-17 00:19
  • 閲讀 ( 47 )

寄生根(parasitic roots)和菌根(mycorrhizae)的區別

...植物的根,而菌根是光合高等植物根系與真菌之間的一種共生組合。 寄生和共生是兩種共生關係,存在於生活在一起的兩種不同物種之間。寄生只對寄生蟲有益,因為寄生蟲從宿主那裡獲得食物和其他需要,而對其造成傷害。...

  • 發佈於 2020-10-17 02:14
  • 閲讀 ( 46 )

腐生的(saprophytic)和共生植物(symbiotic plants)的區別

主要區別-腐生植物與共生植物 植物擁有不同的營養模式,它們是透過與其他植物、細菌、真菌和動物之間的許多不同的相互關係來實現的。根據這些關係型別,植物主要可分為腐生物和共生體。腐生植物或腐生植物是依靠死...

  • 發佈於 2020-10-20 02:16
  • 閲讀 ( 51 )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和內菌根(endomycorrhizae)的區別

...的皮層細胞中。 菌根是真菌與高等植物根系之間重要的共生關係。真菌和植物都從這個協會中受益。真菌菌絲滲透到土壤中,給植物帶來養分,而植物也為真菌提供了益處。因此,這是一個重要的生態關係。最重要的是,真菌...

  • 發佈於 2020-10-21 15:47
  • 閲讀 ( 48 )

內共生(endosymbiosis)和內陷(invagination)的區別

內共生與內陷的關鍵區別在於,內共生是一種解釋真核細胞內線粒體和葉綠體起源的理論,而內共生是一種透過從質膜到葉綠體的內陷來解釋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起源的過程單元內部。 科學家認為真核細胞是由原核細胞進化...

  • 發佈於 2020-10-21 18:48
  • 閲讀 ( 44 )
kgks75702
kgks75702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