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區別

討論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概念上的區別是最合適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兩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們在哲學概念的解釋上存在分歧。有趣的是,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但亞里士多德仍然不同於前者。亞里士多德非常強調觀察的至高無上和現實的建立。另一方面,柏拉圖更重視知識問題。他說,思想不僅是人類意識的一部分,而且也存在於人類意識之外。柏拉圖的思想是主觀的。另一方面,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不是主觀的。...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討論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概念上的區別是最合適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兩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們在哲學概念的解釋上存在分歧。有趣的是,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但亞里士多德仍然不同於前者。亞里士多德非常強調觀察的至高無上和現實的建立。另一方面,柏拉圖更重視知識問題。他說,思想不僅是人類意識的一部分,而且也存在於人類意識之外。柏拉圖的思想是主觀的。另一方面,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不是主觀的。

亞里士多德是誰?

亞里士多德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他的哲學。亞里士多德不相信普遍的形式。他認為每一個概念或對象都應該單獨研究以理解它們。因此,他需要直接的觀察和經驗來證明一個概念。亞里士多德認為,物質是十大範疇中最重要的。在他看來,主要的物質不過是個人的東西。

此外,亞里士多德還試圖發展一種普遍的推理方法。他想了解現實的一切。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任何一種物質都是根據其所繼承的特徵或特徵而區別於其他物質的。這隻能證明物質可以不同。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人類的目的有很多種。從所有這些方面來看,幸福是人類最適合追求的目標。他說所有人都有一個特定的功能。他會說一個人的功能只與他在社會中的角色有關。

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區別

亞里士多德認為,只知道善是不夠的。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好的人,就必須練習好。這是一個甚至在今天被接受的實際想法。

柏拉圖是誰?

柏拉圖在他的哲學中是一個完美的唯心主義者。柏拉圖是理想主義者,因為他相信每個概念都有一個理想或普遍的形式。所以,推理和思維實驗足以證明一個概念。柏拉圖提出了一種描述特定事物的方法,即根據事物的特徵和性質來識別它們。柏拉圖不接受亞里士多德關於人的功能的觀點。

柏拉圖認為知道善等於行善。他說,如果一個人知道正確的事情,就會自動引導他做正確的事情。這不是一個很實際的想法。

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區別

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區別

•出生:

•柏拉圖被認為出生於公元前428/427年或公元前424/423年。

•亞里士多德生於公元前384年。

•死亡:

•柏拉圖被認為死於公元前348/347年。

•亞里士多德死於公元前322年。

•主觀性:

•柏拉圖的思想是主觀的。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不是主觀的。

•工作:

•柏拉圖的作品經年流傳至今。

•然而,亞里士多德近80%的著作多年來都不見了。

•信念:

柏拉圖是理想主義者,因為他相信每個概念都有一個理想或普遍的形式。

•亞里士多德不相信普遍的形式。他認為每一個概念或對象都應該單獨研究以理解它們。

•概念證明:

•推理和思維實驗足以證明一個概念。

•亞里士多德想要直接觀察和經驗來證明一個概念。

•做好人:

•柏拉圖認為知道善等於行善。他說,如果一個人知道正確的事情,就會自動引導他做正確的事情。

•亞里士多德認為,只知道好是不夠的。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好的人,就必須練習好。

•科學貢獻:

•柏拉圖對科學沒有多大貢獻,因為他的大多數想法都只是理論而不是實踐。

•亞里士多德對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過去被認為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

這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要區別。正如你所看到的,儘管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對世界的貢獻更大,因為他的大部分思想都是實用的。

 

  1. 亞里士多德通過維基共享(公共領域)
  2. 《柏拉圖》作者:Marie Lan Nguyen(抄送:3.0)
  • 發表於 2020-11-04 21:29
  • 閱讀 ( 34 )
  • 分類:人文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傳統語法(traditional grammar)和現代語言學(modern linguistics)的區別

...念的集合。傳統語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紀,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希臘語。然而,最著名的傳統語法學家在18世紀開始寫作,那時英語作為一種獨立的語言發展起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拉丁語法原則是傳統英語語...

  • 發佈於 2020-10-18 06:48
  • 閲讀 ( 64 )

精神病態(ethos pathos)和徽標(logos)的區別

...說服或修辭的方式,有助於說服你的聽眾。這些術語是亞里士多德創造的。因此,這三個概念是說服工具,幫助作家或演講者使他們的論點吸引聽眾。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民族精神 3. 什麼是悲情 4. 什麼是Logos 5. 並...

  • 發佈於 2020-10-21 19:47
  • 閲讀 ( 61 )

哲學(philosophy)和理論(theory)的區別

...領域之一。哲學這個詞是畢達哥拉斯創造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蘇格拉底、盧梭、托馬斯·阿奎那和弗里德里希·尼采都是著名的哲學家。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什麼是理論(theory)? 理論是用來解釋某事的一種假設或思...

  • 發佈於 2020-10-24 11:06
  • 閲讀 ( 80 )

硫、硫酸鹽(sulfur, sulfate)和亞硫酸鹽(sulfite)的區別

硫、硫酸鹽和亞硫酸鹽的主要區別在於硫是一種元素,而硫酸鹽和亞硫酸鹽是硫的氧陰離子。 化學品有非常獨特的名稱。硫酸鹽(硫酸鹽)、亞硫酸鹽(亞硫酸鹽)和硫磺(硫磺)是三種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截然不同的化學...

  • 發佈於 2020-10-25 16:56
  • 閲讀 ( 58 )

自然法(natural law)和法律實證主義(legal positivism)的區別

...的。 自然法哲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阿奎那、根蒂利、蘇亞雷斯等哲學家在他們的哲學中都使用了這一自然法概念。 托馬斯·阿奎那(122-1274) 什麼是法律實證主義(legal positivi**)? 法律實...

  • 發佈於 2020-10-27 12:22
  • 閲讀 ( 46 )

獨裁者(dictator)和暴君(tyrant)的區別

...很好的機會因為他的無限權力而變成暴君。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將暴君定義為“沒有法律的統治,對自己的人民和他人使用極端和殘酷的戰術的人”。 阿道夫·希特勒(德國)、波爾波特(柬埔寨)和伊迪·阿明(烏干達)都是...

  • 發佈於 2020-10-28 00:07
  • 閲讀 ( 62 )

常識(common sense)和智力(intelligence)的區別

...們所擁有的日常知識,但這個詞有哲學根源。人們相信亞里士多德首先談到的常識符合人類的感知。後來,這被用來指人類理解其他人和周圍環境的能力。 亞里士多德談到了常識 什麼是智力(intelligence)? 智力是獲得和運用知識...

  • 發佈於 2020-10-28 13:34
  • 閲讀 ( 38 )

哲學(philosophy)和教育(education)的區別

...義為對知識、現實和存在的基本性質的研究。蘇格拉底、柏拉圖、托馬斯·霍布斯、勒內·笛卡爾都可以被認為是西方著名的哲學家。當談到哲學時,哲學家們質疑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現象。這可以是社會的,人的本性的,知識的...

  • 發佈於 2020-10-29 07:27
  • 閲讀 ( 52 )

自發產生(spontaneous generation)和泛精子(panspermia)的區別

...被滿足,以便創造發生。自發生成理論是由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發產生假設產生複雜的有機體;例如,產生灰塵的跳蚤、腐爛肉類產生的蛆、留在黑暗角落產生老鼠的麵包或小麥等。 一些科學家,包括弗朗西斯科·...

  • 發佈於 2020-11-02 15:55
  • 閲讀 ( 75 )

自然發生(abiogenesis)和自發產生(spontaneous generation)的區別

...理論,認為生命可以從非生命物質中產生。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這種自發生成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有機體不是從其他有機體或親本進化而來的。它只需要滿足他們環境中的某些條件,以便創造發生。自發產生解釋...

  • 發佈於 2020-11-04 08:51
  • 閲讀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