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加權指數投資簡介

指數投資越來越受歡迎。投資者可以選擇跟蹤知名指數的基金,被動投資於市場。多年來,跟蹤指數的基金數量急劇增加。...

指數投資越來越受歡迎。投資者可以選擇跟蹤知名指數的基金,被動投資於市場。多年來,跟蹤指數的基金數量急劇增加。

一些指數是資本加權指數,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羅素2000指數,其他指數是價格加權指數,如道瓊斯指數或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這些指數一直是許多投資者投資工具的基礎,包括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指數投資的新選擇包括基本加權指數,如富時RAFI US 1000指數、WisdomTree股息指數和WisdomTree LargeCap價值指數,這些指數基於一個或多個財務指標,如賬麵價值、現金流、收入、銷售額或股息。這些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被動指數投資和主動管理基金的混合體。

在本文中,我們回顧了使用基本加權指數作為投資工具的好處和風險。

資本化加權指數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是許多指數模型的基礎,尤其是諸如S&AMP的資本化加權指數;基本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假設每項投資的未來現金流都可以確定。這有助於確定每個安全性的真正價值。因為市場是有效的,它將適當地匹配資產的價格,以其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確定的價值。有效市場理論認為,股票價格反映了市場在任何給定時間對公司潛在真實價值的最佳估計。

當真值不是真值時

但如果價格最終高於或低於“真實價值”呢?這是否意味著真實值是錯誤的?不一定。相反,這意味著每種證券的交易都將高於或低於其最終真實價值。如果每種證券的交易高於或低於其真實價值,則資本化加權指數將過度暴露於高於其真實公允價值的證券交易,而低估低於其真實公允價值的資產交易。

如果投資者把更多的錢投在高於公允價值的證券上,而把較少的錢投在低於公允價值的證券上,他們將獲得較低的回報。這也意味著資本化加權指數產生的回報低於可能的水平。在資本化加權指數中,每個被高估的股票都被高估,而那些被低估的股票則被低估。

分解值

下麵的例子有助於解釋資本化加權指數與等權指數相比的表現。在等權重指數中,高估的股票被高估還是被低估的幾率更大。對每一隻大的股票,不論其價格是否昂貴,都要進行等權減權;對每一隻小的股票,不論其價格是否昂貴,都要進行等權減權。

假設市場上只有兩隻股票,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每隻股票的真實價值為1000美元。市場估計一隻股票的價值為500美元,而另一隻股票的價值為1美元,500.資本化加權指數將25%的總投資組合置於低估股票,75%的總投資組合置於高估股票。等權重指數要求投資者在其投資組閤中的每隻股票中放置相同的金額。換言之,每隻股票將佔投資組合的50%,不管它是高估還是低估。

五年後,估值誤差得到修正,兩支股票的估值都達到了100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基於資本化加權指數,你的回報率將為零。另一方面,把錢放在等權重指數的投資者將獲得33.5%的回報。價格較低的股票將獲得1000美元的投資組合,而價格較高的股票將損失330美元的投資組合。下表顯示了此示例。

007Ys3FFgy1gr49zre6f3j60fk03ijrm02

這正是基本加權指數提供的另一種選擇。Robert Arnott、Jason Hsu和Phillip Moore於2005年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基本面指數化》認為,基本面加權指數的表現優於標準普爾500指數;p500是一種傳統的資本化加權指數,從1962年到2004年的43年間每年增長約1.97%。研究中使用的基本因素是賬麵價值、現金流、收入、銷售、股息和就業。

雖然1.97%的差距似乎微不足道,但如果再加上1.97%的差距,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規模將在35年內翻一番。顯然,與傳統的資本化加權回報率相比,這代表了更好的回報率。請記住,研究表明,許多共同基金的表現遜於整體市場。因此,投資者將長期投資放在何處,這些年來會產生真正的影響,儘管這種回溯測試不包括費用和稅收的影響。

積極的一面

基本加權指數的論點是,股票價格並不總是對公司真正潛在價值的最佳估計。價格可能受到投機者、動量交易者、對沖基金和機構的影響,這些機構出於可能與基本面無關的原因(如出於稅收目的)買賣股票。這些影響可以影響一隻股票的價格幾天或幾年,這使得很難創造一個投資策略,可以始終如一地產生優異的回報。

該理論認為,如果一隻股票的價格下跌的原因與它的基本面無關,那麼它很可能,儘管不確定,過度權重這隻股票將產生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同樣,股價漲幅超過基本面漲幅的股票,也意味著價格過高的股票可能表現不佳。

與資本化加權指數一樣,基本面指數不要求投資者分析標的證券。然而,它們必須透過購買更多價格下跌超過基本指標(如支付股息)的公司的股票,以及**價格上漲超過基本指標的公司的股票,定期進行重新平衡。

隨著更多指數的建立,投資者將有新的投資選擇,以符合他們的投資需求和個人風格。收益型投資者可能會考慮基於股息的指數,而增長型投資者可能會青睞那些他們認為增長將快於整體市場的行業。

反對

那麼,基本加權指數投資的不利因素是什麼呢?首先,基於基本加權指數的自有資金成本可能高於資本化加權指數。因為基本加權指數還很年輕,沒有足夠的歷史來評估這種增加的費用是否會持續。基本加權指數的支持者聲稱,由於需要調整投資組合以匹配基本面因素,他們將經歷比資本化加權指數更高的換手率。然而,它們尚未達到大型指數基金的成本效率。因此,他們的開支可能會更高,因為他們的規模較小。它們必須定期透過買賣股票來重新平衡,以使基金符合指數的規定,它們將產生與資本化加權指數類似的交易費用。因此,基本加權指數投資的成本有可能隨著達到資本化加權指數的規模而下降。

對基本面指數的另一種批評是,這種新方法可能無法透過時間的考驗,因為市場有強烈的回歸均值的趨勢。這意味著,無論投資者選擇哪種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都可能產生類似的結果。

基本面指數的擁護者指出,達特茅斯塔克學院(Dartmouth's Tuck School)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尤金法馬(Eugene Fama)的肯尼思·弗倫奇(Kenneth French)的反覆研究表明,在最重要的歷史時期,小盤股和價值股的表現優於其他證券,而且尚未表現出回歸均值的趨勢。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發生;這隻意味著,如果投資者瞭解風險,就有機會用基本加權指數擊敗市場。似乎本傑明·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沃倫·巴菲特幾年前就理解了這個概念。格雷厄姆說:“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臺投票機,但從長遠來看,它是一臺稱重機。”

基本加權指數越來越受歡迎,因此出現了透過共同基金和etf進行投資的新方法。對基於基本加權指數的基金感興趣的投資者應該像對待其他投資一樣對待這些投資機會。他們應該在投入資本前進行必要的分析。根據個人情況,這包括瞭解全球和地區經濟的表現,尋找提供最佳機會的行業,評估提供最佳潛在回報的基本面。

底線

最後,要想相信基本面加權基金的表現將優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投資者必須相信兩個假設:

  • 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估值錯誤,導致基本加權指數的歷史回報率較高,都將繼續存在 (價值投資不會回歸均值);和
  • 市場將認識到,被高估的股票最終將回歸均值,而不是繼續被高估。

如果你認為市場為那些關註價值、增長或收入的人提供了更好的機會,那麼基於基本加權指數投資基金和etf可能是你的一個好選擇。它們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多種公司的機會,這些公司的指數表現可能優於整體市場。根據指數的不同,如果指數表現遜於市場,它們也可能招致更大的風險。就像評估一隻股票的基本面一樣,投資者需要透過評估指數和可能發生的成本來做功課。在任何情況下,價值、增長和收入投資者都有可行的投資選擇來考慮。

  • 發表於 2021-06-02 18:59
  • 閱讀 ( 55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未加權索引

什麼是未加權指數(an unweighted index)? 未加權指數由指數中權重相等的證券組成。在每一個指陣列成部分都投入了等值的美元。對於一個未加權的股指,一隻股票的表現不會對整個股指的表現產生顯著影響。 這與加權指數不同...

  • 發佈於 2021-06-09 09:18
  • 閲讀 ( 41 )

等重

...公司的權重相等。等權重不同於基金和投資組合更常用的加權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股票是根據其市值進行加權的。等權重指數基金的股票換手率往往高於市值加權指數基金,因此,它們通常具有更高的交易成本。 理解等...

  • 發佈於 2021-06-10 01:21
  • 閲讀 ( 31 )

大盤股支撐著標準普爾500指數

...究 S&p500交易所買賣基金:市場權重與等權重 基本加權指數投資簡介 風險指標-保證金債務 我一直在尋找華爾街交易員情緒的確認。如果我能確認交易者是看漲的,我會對我的看漲前景更有信心。相反,如果我能...

  • 發佈於 2021-06-11 21:00
  • 閲讀 ( 45 )
八ゑ難三災
八ゑ難三災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