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沉迷於社交網路

出生、失業、離婚、加薪、度假、成功、照片、圖畫、文章、失敗和音樂:社交網路是我們分享故事的地方。有時這些故事是私人的,有時是資訊性的,有時只是愚蠢的。讓我們看看為什麼我們覺得必須這麼做。...
Illustration for article titled Why We're Hooked On Social Networks

出生、失業、離婚、加薪、度假、成功、照片、圖畫、文章、失敗和音樂:社交網路是我們分享故事的地方。有時這些故事是私人的,有時是資訊性的,有時只是愚蠢的。讓我們看看為什麼我們覺得必須這麼做。

我們對待社交網路就像對待數字剪貼簿一樣

Illustration for article titled Why We're Hooked On Social Networks

多年前,剪貼簿和日記是人們常見的活動。剪下文章,寫些小紙條,然後把它們放在一起,這是人們記錄他們所關心的一切的一種簡單方法。與社交網路類似,《史密森學會》指出,剪貼簿是19世紀處理資訊過載的等價物:

超載的解決方案?對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來說,這就是剪貼簿。它讓他們利用這種短暫的媒介,找到最好的部分,透過把它們貼上到一本書中,賦予它們永久性和嚴肅性。

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的社交網路帳戶。我們剪下、複製和分享我們關心的文章。我們為這些剪報新增自己的評論,並邀請我們的朋友也這樣做。史密森學會認為,我們傾向於像對待剪貼簿一樣對待我們的社交網路:作為一種記憶的手段:

婦女參政者也編撰剪報、公開露面、演講和報紙文章的剪貼簿,以期保留自己在歷史上的作用。”你可以把它們放在客廳的桌子上,家裡的其他人可以看到你在做什麼,”加維說。

本質上,剪貼簿“把我們變成了紀錄片人,”塔克補充道人們總是有這種衝動去回憶,去守護他們所知道的……”

耶魯大學平面設計評論家、《剪貼簿:美國曆史》一書作者傑西卡·赫爾芬德(Jessica Helfand)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剪貼簿變得更像日記,這是一種以有時複雜、類似Instagram的方式偽造身份的方式。

這是有道理的。Facebook牆很可能是你感興趣的東西的定製代表。它是完整的剪貼從你發現的文章,你發現重要,朋友們已經傳送你,以及其他任何你想記住的這些年。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經常會在牆上看到朋友的帖子,上面寫著“這是我們昨天討論過的那個連結”或者“你會喜歡的”。像Facebook這樣的網站,就像剪貼簿一樣,常常是現代的冰箱門。

我們想要歸屬

Illustration for article titled Why We're Hooked On Social Networks

與許多社互動動一樣,社交網路通常是為了找到屬於你的地方。你可以在那裡討論從政治觀點到感情的所有事情。所以對很多人來說,社交網路是他們找到歸屬感的地方。

例如,最近發表在《社交影響》(Social Influenc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們釋出的資訊得到朋友的回應時,他們往往會感到歸屬感。研究人員斯蒂芬妮·託賓博士在一份新聞稿中總結了她的團隊的發現:

“我們的研究表明,當使用者停止在網上生成內容或參與時,當他們釋出的資訊沒有收到其他人的回覆時,歸屬感就會受到威脅。。。

這些研究使我們能夠研究歸屬感如何取決於人們在Facebook上分享了多少資訊,他們在網站上的體驗型別,以及他們是否被其他人忽視或認可。。。結果清楚地表明,積極參與是減少社會排斥感的必要條件。”

這聽起來很簡單:越多的朋友“喜歡”你的帖子,你對自己的感覺就越好。但正如《大西洋月刊》指出的那樣,試圖在網上找到歸屬感在很多情況下往往適得其反:

不幸的是,釋出那些悲傷的語錄的宣洩最終只會讓人們更加孤獨。這種過度分享似乎並沒有引起海報所尋求的溫暖、舒適的網際網路擁抱。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使用Facebook來展示自己的形象,並獲得歸屬感。塞德曼的研究還測量了參與者在其職位背後的動機,發現他們大多以自我為導向。海報尋求關註和包容感,但似乎對錶達對他人的關心不太感興趣。他們把Facebook當成了一個免下車的視窗,尋找一個快捷方便的美元選單來吸引我。

當然,也不全是壞訊息。這種歸屬感來自於網上各種各樣的地方。例如,你在Twitter上關註的人可能和你有相似的興趣。Tumblr或Pinterest等網站根據您的喜好展示了類似的想法。其他所有有助於促進現實世界友誼的網站也是如此。最後,你有多大的歸屬感取決於你如何使用這些社交網路。《紐約客》很好地總結了一下:

要理解為什麼聲譽良好的研究在Facebook對我們的情緒狀態有什麼影響的問題上存在如此明顯的分歧,關鍵可能在於簡單地觀察人們在Facebook上的實際行為。”讓事情變得複雜的是,Facebook適用於許多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用它來處理這些事物的不同子集。不僅如此,他們也在改變事情,因為人們自己也在改變。卡內基梅隆大學201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與他人進行直接互動時,也就是說,在牆上張貼、傳遞資訊或“喜歡”某樣東西,他們的聯結感和一般社會資本會增加,而孤獨感則會減少。但當參與者只是被動地消費大量內容時,Facebook產生了相反的效果,降低了他們的聯絡感,增加了他們的孤獨感。

研究仍在進行中,因此很難說我們將在長期內走向何方。現在看來,如果你想要那種歸屬感,你就需要參與你選擇的社交網路,而不僅僅是用你自己的想法充斥其中。就像大多數現實社會的人際關係一樣,這很複雜,但是你投入的越多,你從中得到的就越多。

分享讓我們感覺很好

Illustration for article titled Why We're Hooked On Social Networks

作為人類,我們喜歡互相分享資訊。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當我們分享自己的資訊時,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會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想法。假設網上共享資訊的工作方式是一樣的,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作者弗蘭克·羅斯在為《大西洋月刊》撰文時這樣總結這項研究:

[W] 作為社交媒體的接收端,我們會變得興奮。但這隻是故事的一半。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有助於澄清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分享。”當我問布萊恩·博伊德大腦對自我行為的反應時,他說:“這當然可以解釋酒吧間的無聊,不是嗎?”-­披露。據估計,雖然30%到40%的普通談話都是人們在談論自己,但大約80%的社交媒體更新屬於同一類,這又如何呢?”博伊德告訴我:“通常,在社交場合,我們會從別人那裡得到反饋。”他們可能會翻白眼,表示他們不想聽太多關於我們的事。但在網上,你沒有這種能力。”

這並不意味著在Facebook或其他社交網路上分享一些東西會讓你快樂。這隻意味著當你分享資訊,得到喜歡和轉發,或者證明你的存在時,你會得到一點快樂。就像咬著你最喜歡的零食時的一點點快樂。這不會改變生活,但會讓那一刻變得更好。

我們用社交網路來定義自己

Illustration for article titled Why We're Hooked On Social Networks

我們中的許多人利用社交網路向他人定義自己,這可能並不奇怪。社交網路就其自身而言,相當於一件樂隊襯衫的現代風格:這是一種簡單的方式,讓別人一眼就能定義自己。

羅素教授。貝爾克在《消費者研究雜誌》(Journal of C***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論文《數字世界中的擴充套件自我》(Extended Self in a Digital World)中描述了自我定義的衝動。Slate提供了一些可選報價:

由此產生的抑**用使許多人得出結論,他們能夠在網上比在面對面的場合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自我”。這並不意味著有一個固定的“真實的自我”,也不意味著這個自我不是一個正在進行的工作,但很明顯,自我揭示可以是治療性的,至少藉助於自我反思的應用。。。

[看起來]我們現在在網上做了大量的身份識別工作。因為網際網路不斷地問我們“你是誰?”“你有什麼要分享的?”再加上新的自我暴露傾向,這激發了比數字時代前更開放的自我延伸。

也就是說,我們中的一些人利用社交網路來定義自己,並改進你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在市場營銷中,這是一個“個人品牌”,你試圖表現為有趣,值得傾聽,值得參與。社交網路給了我們有選擇地分享和定義自己為有趣的人的時間,因為關註我們的人不必聽我們無聊的細節(儘管我們中很多人仍然分享)。另外,你有更多的時間來展示你自己。社會心理學家伯格博士在接受《****》採訪時總結道:

“在大多數口頭交談中,我們沒有時間去想到底該說什麼……我們透過說出心中最重要的東西來填補談話空間。但是當你寫東西的時候,你有時間去構建和完善你所說的,所以它涉及到更多的自我表達。”

當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只使用社交網路作為朋友和家人之間的資訊傳遞服務。其他人可能會把它們當作時事通訊,與家人保持聯絡。有些人可能純粹為了競爭而使用它們來跟蹤誰減肥了或誰成功了。而其他人可能只是出於後勤目的(比如授權應用程式和服務)而保留帳戶。與此同時,很多人根本不關心社交網路。

但那些分享很多的人正在利用社交網路做其他的事情,而且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和適應。當我們知道為什麼要分享時,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優勢。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維持社交媒體賬戶,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失去幸福感。

布萊恩·哈根的藝術作品。

  • 發表於 2021-05-21 01:39
  • 閱讀 ( 33 )
  • 分類:網際網路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讓政府破壞加密

... 他們為什麼要打破它? ...

  • 發佈於 2021-03-12 21:55
  • 閲讀 ( 59 )

為什麼netflix取消沒人看的節目是正確的

...訂戶,觀眾越多,收費越長,相對來說就越便宜。這就是為什麼Netflix總是熱衷於大力宣傳其原創的驚奇漫畫系列:驚奇漫畫擁有大量的追隨者,他們加入Netflix純粹是為了追隨盧克·凱奇(Luke Cage)及其同事的冒險經歷。 ...

  • 發佈於 2021-03-13 16:35
  • 閲讀 ( 54 )

如何在社交媒體上戒毒(以及為什麼你應該馬上戒毒)

...,你的大腦甚至在它們發生之前就開始預測它們。這就是為什麼你有時會感到“社交媒體退縮”的原因——如果你太久沒有任何多巴胺的觸發因素,你就會強迫性地需要檢查社交媒體。 ...

  • 發佈於 2021-03-17 18:53
  • 閲讀 ( 51 )

facebook幫助你控制你的新聞源

...ook推出了一項新功能,旨在讓你的新聞提要更加透明。“為什麼我看到這個帖子?”,它應該可以幫助您理解為什麼新聞提要看起來像這樣。然後幫助您個性化您的新聞源。 ...

  • 發佈於 2021-03-21 11:08
  • 閲讀 ( 46 )

7個簡單的線上生產力習慣可以改變你的一年

... 也許,你還是有點不知所措。所以,為什麼不縮小你的視野,把任何挑戰作為今年為期30天的學習專案來承擔呢! ...

  • 發佈於 2021-03-22 04:10
  • 閲讀 ( 52 )

孩子們正在戒毒所戒毒

... 不難理解為什麼Fortnite抓住了全世界兒童的心。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是自由發揮,消除了進入的障礙。想要成為最後一個站在戰鬥終點的男人意味著孩子們會不斷地回來尋找更多。 ...

  • 發佈於 2021-03-22 13:36
  • 閲讀 ( 46 )

社交網路很好,但卻是一個獲取新聞的糟糕地方

...唯一方法。 我知道你曾經是什麼樣的人,而不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和你想成為的人是有區別的。社交媒體演算法並不承認這一點。 這意味著這些系統最終會助長你最壞的習慣,而你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假設你認為關於...

  • 發佈於 2021-04-06 13:14
  • 閲讀 ( 43 )

為什麼垃圾郵件仍然是一個問題?

...說,現在十年過去了,超過70%的電子郵件都是垃圾郵件。為什麼垃圾郵件仍然是一個問題? 儘管只要電子郵件還在,垃圾郵件就永遠不會被解決,但情況已經有所改善。垃圾郵件過濾器已經變得更加有效了——人們很容易忘記...

  • 發佈於 2021-04-09 04:07
  • 閲讀 ( 53 )

為什麼我們能’我們的兩極分化政治歸咎於社會網路

...慣的老年人群中。” 埃茲拉在他那本引人入勝的新書《為什麼我們兩極分化》中闡述了這些動態,自上個月出版以來,這本書的討論一直佔據著我推特和播客的主要位置。(我特別喜歡他與吉爾·萊波爾、傑梅爾·布伊和塔納赫...

  • 發佈於 2021-04-20 09:00
  • 閲讀 ( 47 )

為什麼我們愛恨myspace

...朋友意味著他們的更新將出現在你的feed中,但不清楚你為什麼要連線到歌曲、專輯或照片。我們瀏覽了一下網站,看到了像俄勒岡州一家商店“Mr Appliance”這樣的公司,播放歌曲和專輯混音“是另一個遲鈍的術語,它可以適用...

  • 發佈於 2021-04-24 21:56
  • 閲讀 ( 41 )
falscake
falscake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