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永恒重现思想

自古以来,永恒回归或永恒重现的观念以各种形式存在。简单地说,这是一种理论,即存在在一个无限循环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和物质发生变化。在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相信宇宙经历了反复的转变阶段,类似于印度教和佛教的“时间之轮”。...

自古以来,永恒回归或永恒重现的观念以各种形式存在。简单地说,这是一种理论,即存在在一个无限循环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和物质发生变化。在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相信宇宙经历了反复的转变阶段,类似于印度教和佛教的“时间之轮”。

Painting of Friedrich Nietzsche on balcony garden (1844-1900) Painting of Friedrich Nietzsche on balcony garden (1844-1900)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这种循环时间的观念后来不再流行,尤其是在西方。一个显著的例外是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的作品,他是19世纪德国思想家,以其非传统的哲学方法而闻名。尼采最著名的思想之一是永恒的重现,它出现在他著作《同性恋科学》的倒数第二部分。

永久性复发

《同性恋科学》是尼采最私人的作品之一,不仅收集了他的哲学思考,还收集了大量的诗歌、格言和歌曲。尼采作为一种思维实验提出的永恒重现的思想出现在格言341“最大的重量”中:

"What, if some day or night a demon were to steal after you into your loneliest loneliness and say to you: 'This life as you now live it and have lived it, you will have to live once more and innumerable times more; and there will be nothing new in it, but every pain and every joy and every thought and sigh and everything unutterably small or great in your life will have to return to you, all in the same succession and sequence—even this spider and this moonlight between the trees, and even this moment and I myself. The eternal hourglass of existence is turned upside down again and again, and you with it, speck of dust!' "Would you not throw yourself down and gnash your teeth and curse the demon who spoke thus? Or have you once experienced a tremendous moment when you would have answered him: 'You are a god and never have I heard anything more divine.' If this thought gained possession of you, it would change you as you are or perhaps crush you. The question in each and every thing, 'Do you desire this once more and innumerable times more?' would lie upon your actions as the greatest weight. Or how well disposed would you have to become to yourself and to life?"

尼采报告说,1881年8月的一天,当他在瑞士的一个湖边散步时,突然想到了这个想法。查拉图斯特拉这样说,在《同性恋科学》的结尾介绍了这个想法之后,他把它作为下一部作品的基本概念之一。查拉图斯特拉,这位先知般的人物,在这本书中宣扬了尼采的教义,起初他甚至不愿意向自己表达这个想法。然而,他最终宣称,永恒的重现是一个令人愉悦的真理,任何人都应该接受这个真理,让生活过得最充实。

奇怪的是,在查拉图斯特拉这样说之后,尼采出版的任何作品中,永恒的重现都没有占据太大的位置。然而,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在1901年出版的《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是一本笔记集,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了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尼采似乎认真地考虑到了这一学说实际上是真实的可能性。然而,重要的是,这位哲学家从未在他其他出版的著作中坚持这个观点的字面真理。相反,他把永恒的重现作为一种思想实验,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测试。

尼采哲学

尼采的哲学是关于自由、行动和意志的问题。在提出永恒重现的想法时,他要求我们不要把这个想法当作真理,而是问问自己,如果这个想法是真的,我们会怎么做。他假设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彻底绝望:人类的状况是悲惨的;生活中有很多痛苦;一个人必须无数次地重温这一切的想法似乎很可怕。

但随后他想象出一种不同的反应。假设我们可以欢迎这个消息,把它当作我们想要的东西来接受?尼采说,这将是肯定生活态度的最终表达:一次又一次地想要这种生活,带着所有的痛苦、无聊和挫折。这一思想与《同性恋科学》第四卷的主要主题相联系,这一主题是成为一个“yea sayer”,一个生命确认者,以及拥抱爱的命运(amor fati)的重要性。

查拉图斯特拉也是这样说的。查拉图斯特拉能够接受永恒的重现是他对生命的热爱和他保持“对地球忠诚”的愿望的最终表达。也许这将是查拉图斯特拉作为一个更高类型的人所期待的“伯姆内斯奇”或“奥夫曼”的回应。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基督教等宗教,它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次等的,这种生活仅仅是为在天堂过上更好的生活做准备。因此,永恒的重现提供了一种与基督教所提出的不朽观念相反的不朽观念。

资料来源和进一步阅读

  • 尼采,弗里德里希。“同性恋科学”(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考夫曼,沃尔特。纽约:古董书,1974年。
  • 劳伦斯,兰伯特。《尼采的教学:查拉图斯特拉这样说的解读》,《纽黑文CT:耶鲁大学出版社》,1986年。
  • 《尼采的伴侣》,英国伦敦:布莱克威尔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 斯特朗,特雷西B。“弗里德里希尼采和变形政治”。扩大了。厄瓜纳尔IL: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2000。

  • 发表于 2021-10-19 10:53
  • 阅读 ( 213 )
  • 分类: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在谷歌文档演示中与尼采、狄更斯和莎士比亚合作

...别喜欢让人们“声明”事情,而不是说出来。与此同时,尼采会加入奇怪的格言,就像我们假设他在生活中所做的那样。 这不是一个功能特别全面的演示,我们非常希望您可以在实际的文本编辑器中看到文档的历史...

  • 发布于 2021-04-23 03:14
  • 阅读 ( 101 )

看这个:辛普森一家重现了冒险时代,南方公园,弓箭手,口袋妖怪等等

萨克斯管爱好者Lisa Simpson用这个可怕的元思想结束了昨晚的恐怖树屋事件:
 
 "I just had a worrisome thought. If there could be two incarnati*** of The Simps*** why couldn't some evil marketing entity produce milli*** of others?"
 
 因此,我们得到了...

  • 发布于 2021-04-27 16:52
  • 阅读 ( 138 )

虚幻评论:该剧的第二季旨在震撼、刺激和批判

两分钟后,在一个庆祝“永恒”最新追求者获得网络认可的派对上,第一个关于《一生的虚幻》第二季将更加堕落的消息传来。瑞秋,一个不可预知的,操纵欲很强的制片人,和我们的主角最接近,被压在一扇从地板到天花板的...

  • 发布于 2021-05-05 06:30
  • 阅读 ( 125 )

你好,芭比全息像是亚历克斯,但也是一个永恒的监狱

美泰的Hello芭比系列是该公司最具技术含量的产品。到目前为止,产品套件包括Hello芭比自己,智能Hello芭比梦幻屋,现在,Hello芭比全息图。哈罗芭比全息图是设计坐在一个孩子的床头柜或周围的房子,以延长游戏时间。美泰在...

  • 发布于 2021-05-10 00:05
  • 阅读 ( 107 )

印度教与佛教的转世观念

...都高度认可这一点。印度**相信灵魂(Atma)是可毁灭的和永恒的;它既不能被摧毁,也不能被创造。人的身体就像是灵魂的基础。随着死亡,灵魂离开旧的身体,进入新的身体,新的诞生发生,同样的过程继续下去。印度教中有...

  • 发布于 2021-06-24 16:11
  • 阅读 ( 386 )

耆那教(jainism)和印度教(hinduism)的区别

...。 耆那教信仰什么? 耆那教相信宇宙被分成两个独立的永恒概念,他们称之为“生命”和“非生命”范畴。他们还断言,人们可能仅仅通过禁欲主义、慈善和修道主义的训练就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耆那教不相信上帝或上帝是天...

  • 发布于 2021-06-25 02:24
  • 阅读 ( 479 )

主人(master)和奴隶道德(slave morality)的区别

...隶道德视人类为软弱无助,视生命为苦难。 弗雷德里克·尼采(friedrick Nietzsche,1844-1900)是德国哲学家和学者,是伦理学和西方哲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在伯尔尼大学担任古典文献学教授。根据他的著作,特别是1887年的《道德...

  • 发布于 2021-07-01 09:40
  • 阅读 ( 731 )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和永恒主义(perennialism)的区别

...哲学,它主张人们应该教授那些对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具有永恒重要性的东西。 覆盖的关键领域 1.什么是本质主义-定义、特征2。什么是多年主义——定义、特征3。本质主义和多年主义的区别是什么?关键区别的比较 关键术语 Edu...

  • 发布于 2021-07-02 14:47
  • 阅读 ( 953 )

如何用“加入我”来摧毁某人永恒的爱

作为一个极其简单的屏幕共享工具,join.me彻底改变了人们在网上见面、展示和协作的方式。但它能做的还有很多。就像打击人们的思想。以下是如何:以550海里/小时的速度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即使是你公司的董事长也可能有技...

  • 发布于 2021-07-24 01:12
  • 阅读 ( 74 )

28段关于青少年爱情的引语

...的问题;你越爱一段记忆,它就变得越强烈和陌生。” 尼采“爱情中总有一些疯狂,但疯狂中也总有一些原因。” 亨利·沃德·比彻:“年轻的爱情是一束火焰;非常美丽,常常非常炽热和凶猛,但仍然只是淡淡的和闪烁的...

  • 发布于 2021-09-12 08:16
  • 阅读 ( 195 )
清澈而短促
清澈而短促

0 篇文章

相关推荐